鼠李糖乳杆菌,LGG®

丝毫无损品质

您的产品、品牌或业务不会出现潜在意外问题 

对于任何功能性食品或膳食补充剂供应商而言,如果他们不愿意在选择在各种健康领域具有经证实益处的益生菌方面有所妥协,则只能选择 LGG ® 。 

 

世界上记录最多的益生菌菌株

自 1985 年以来 ,Lactaseibacillus rhamnosus,LGG® 已成为 2000 多篇科学出版物的主题,其中包括 300 篇人体研究出版物。LGG® 自 1990 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种没有安全问题的食品和膳食补充剂成分而被广泛使用。 

丰富的临床资料证明了该菌株在各个生命阶段和健康领域的益处和安全性,包括新生儿1、儿童2, 3, 4 孕妇5, 6、成人7 和老年人8


在儿童和成人中, LGG® 益生菌菌株研究最多的一些健康领域包括: 

  • 免疫系统健康
    LGG® 与更少的呼吸系统挑战4, 9、持续超过三天的呼吸系统挑战实例减少4, 12,以及出现呼吸系统不适体征的天数显著减少有关。11 
     
    LGG® 益生菌补充剂也与明显更高水平的抗体(免疫系统功能不可或缺的天然蛋白质)有关,表明了对免疫健康的支持。  

  • 稀便和水样便
    稀便和水样便 LGG® 与较少的发生情况1 、稀便和水样便的更短发作5, 10, 11和正常排便习惯有关。3, 11  

  • 与住院相关的健康状况
    LGG ® 已被证实可降低医院相关胃肠道和呼吸不适的发生率 。4 

  • 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 根据人体研究和微生物评估,LGG®与更健康的牙齿13, 14 ,以及导致口腔健康不佳的特定细菌水平较低有关。15  


经过证实的基因稳定性 

科汉森使用最先进的测序技术生成 LGG ® 益生菌菌株的封闭基因组参考序列。这些结果表明 LGG ® 益生菌菌株与 1985 年首次分离的菌株保持稳定且基因组相同。16,17 基因组结果和序列已由独立第三方验证和认可。

 

出色的存活率 

  • 实验室研究表明,LGG® 益生菌菌株具有较高的胆汁和酸耐受性,这对于其在胃肠道中存活并发挥其潜在的有益作用来说很重要。18
  • LGG® 菌株通过维护肠道完整性和提高免疫系统来改善肠道屏障功能。18
  • 还发现 LGG® 具有强大的粘液粘附能力。19,20 据信,头发状附属物对于粘附肠粘膜至关重要。21
  • 在显微镜下观察 LGG® 时能发现其具有均匀的绒毛长度和密度。
 


受 100 项专利和申请保护的生产工艺

我们严格控制的生产过程可确保 LGG® 菌株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完整性一直堪称一绝。

  • 在膳食补充剂中,LGG® 表现出长达 36 个月的卓越稳定性。* 

  • 我们通过受控储存和应变细胞库更新来保持相同的菌株,并运用我们在发酵和冷冻干燥方面的独特专业知识,每次都生产相同的高质量 LGG® 产品 。

  • 我们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可确保菌毛的完整性,从而提高胃肠道的粘附力。

 

* LGG® 在各种发酵乳制品和植物基乳制品替代品中具有稳定性。


LGG®益生菌菌株可供人类安全食用,在欧洲已被授予合格的安全资格认定 (QPS) 状态22,而且是一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公认安全 (GRAS) 通知的主题23,没有安全问题。


LGG® 是科 汉森的注册商标。

 

 

参考文献

1 Arvola T, 等人。Pediatrics. 1999;104(5):e64.
2 
Vanderhoof JA, 等人。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99;135(5):564-8.
3 
Hojsak I, 等人。Pediatrics. 2010;125(5):e1171-7.
4 
Isolauri E, 等人。Pediatrics. 1991;88(1):90-7.
5 
Gueimonde M, 等人。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 2006;42(2):166-70.
6 
Lahtinen SJ, 等人。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9;123(2):499-5019.
7 
Hilton 等人。
8 
Hatakka K, 等人。J Dent Res. 2007;86(2):125-30.
9 
Hojsak I, 等人。Clin Nutr. 2010;29(3):312-6.
10 
Davidson LE, 等人。Eur J Clin Nutr. 2011;65(4):501-7.
11 
Sindhu KNC, 等人。临床传染性疾病:美国传染病学会的官方出版物。2014;58(8):1107-15.
12 
Aggarwal S, 等人。Indian J Med Res. 2014;139(3):379-85.
13 
Nase L, 等人。Caries Res. 2001;35(6):412-20.
14 
Poerksen 等人, J Dent. 2023;135:104599.
15 
Glavina D, 等人。Coll Antropol. 2012;36(1):129-32.
16 
Vos WM. 2009. Proc Natl Acad Sci United States Am 106:17193 –17198.
17 
Stage M, 等人,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20; 86(6)e02780-19.
18 
参考:数据来自科 汉森人类健康研究。
19 
Tuomola 等人。1999.
20 
Lebeer 等人。2012.
21 
Rasinkangas 等人。2014.
22 
EFSA 生物危害小组(BIOHAZ)。EFSA Journal. 2015;13:4331.
23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RAS 通知 No GRN 000049. 2002.


本通讯仅适用于企业对企业通信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本通讯不适用于最终消费品的消费者。 本页任何内容均不可作为已获认可的声明。

分享